赴美丽中黄,探百年古寨-凯发k8官网下载

 赴美丽中黄,探百年古寨-凯发k8官网下载

赴美丽中黄,探百年古寨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9-08-21 18:30:32浏览次数:次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通讯员:肖洒)

821日上午7点,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赴中黄村调研团的成员们乘坐村支书派遣的车来到了美丽的湘西吉首市中黄村,正式对此次暑期调研的主要目的地展开了调研活动。

 

(图为采访中黄村支部书记—杨正光)

(图为在中黄村综治专干家门口合影)

到达中黄村后,调研团成员们便首先来到了中黄村综治专干的家中与村支部书记探讨此次调研活动的主要目的与研究方向。杨正光书记表示大力支持,并悉心地介绍中黄村苗族古寨的历史与现况。

中黄村位于湖南吉首市的矮寨镇,原名“重午”苗寨,“重午”即纯朴的苗族语言,意味着吉祥美丽的地方。中黄村全村使用苗语,被业界认定为最具典型性的纯苗寨,是湘西苗族文化研究的“活化石”。距市区约20公里,属于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峒河的一条支流(当地称之为洽比河)犹如一条柔柔的丝绸带子,从山那边弯过来后,略一迟顿,便在这里划了一个大大的弧线。而古意盎然的中黄村就静卧在这弧线之内,它以一个固定的姿态矗立在群山之间,小河之畔。

该村庄因地制宜,庭院合围,高低错落,表现出婀娜的空间美,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湘西苗寨的建筑特色。

 

中黄村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清朝后期(最古老的由近300年的历史),清乾隆末年,这里已发展成“五岭七寨八百户”的杨氏大山寨。乾嘉苗民起义失败后,苗寨被焚毁,留下来的幸存者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继续守望着这块“风水宝地”,繁衍生息。其布局紧凑合理、功能齐全,全村依山伴水如棋盘,而且家家相通、户户相连、易守难攻。山墙和重檐翘角具有地方建筑特点,其中石刻、木刻、泥塑、彩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蕴涵浓郁的民俗文化。

(图为苗族古寨远景)      

(图为苗族古寨巷景)

中黄村苗族古寨依山傍水,房屋的构造多采用木质结构(杉树)搭配青瓦(防腐又防潮)。现存留苗族古建筑民居68栋,200多间,约13000平方米,村内有保寨楼及岗哨,设垛口、枪眼,地方建筑特色明显。

紧接着,村支书又向我们讲述了近几年来中黄村发展的故事。1999年至2005年,杨正光当了两届村委会主任,但生活太贫穷了,他也无法在家乡坚守。直到2003年,杨正光到北京打了两年工,才得以在村口盖上新房子。而近几年,中黄村开始了现代违建房屋的拆除工作,也在村核心区域外划出一片场地,专供村民新建住房,改善生活。杨正光做起了村民的思想工作,可村民哪管那么多,一听要拆自己的屋子,从厨房抄起刀子就向杨正光追了过来。中黄村的拆除工作一直没有进展。于是杨正光只得带头拆起了自己位于村头的房屋,这也是中黄村拆除的第一座现代建筑。如今的中黄村这几年大变样。村里的排污管道已经预埋,亲水码头、停车场已经修建,3000多米绕村道路正在规划,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德夯直通中黄的隧道也正在规划之中。到时,从德夯到中黄的距离将大大缩减。而每到周末,不少游客便会来中黄村游玩。“十一”黄金周,游客总数更达到4000人以上,他们吃住在村民家,让村民增加了不少收入。

 

随后,我们在妇联主席的带领下深入苗族古寨,参观了当时用于侦查,通讯,防止湘西土匪的保寨楼,还有苗绣基地等。

(图为听施主任讲解保寨楼)

(图为苗绣)

 

最后,调研团成员来到了新建的中黄村民族文化中心合影留念,在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交融下感受到了中黄村村支书为带领村落走向辛福生活的不懈努力,也领略了长久岁月的撵磨在古寨上所留下的印记。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既保护传统村落,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中黄村已初尝甜头。而现在中黄村所做的努力,正是让村寨越来越美,村民越来越富。

 

(图为调研团在中黄村民族文化中心合影)

网站地图